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史學經典選讀:史記與兩漢書
Readings i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Shiji and Books of Former and Later Han 
開課學期
112-1 
授課對象
 
授課教師
閻鴻中 
課號
Hist1615 
課程識別碼
103 5312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一2,3,4(9:10~12:10) 
上課地點
綜301 
備註
兼通識A2*。。A2*:歷史思維領域。可充抵通識
總人數上限:70人
外系人數限制:30人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這門課將介紹如何閱讀和研究史記、漢書與後漢書;並藉以認識歷史書寫傳統──包括歷史寫作的機制、見識、歷史意識和歷史思想──的特質和多樣性。
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和范曄的《後漢書》自唐代常合稱「三史」,是中國紀傳體史書的代表作,也是上古秦漢時代歷史的總合記載,既是史學、也是文化的瑰寶。從中古以來,三史所提供的歷史知識、人倫典範和文化內涵一直是學者文人共通的常識。
三史的內容前後相承,但各自的體裁、敘事、論贊和歷史見解並不相同,而且撰述歷程、學術定位也大相逕庭。
本課程藉由導讀、討論和比較研究,讓讀者能夠欣賞各自傳達的歷史智慧,尋找其取材、改寫、評論、思想的來歷與變動。這種閱讀,要由知其然,進而探問其所以然。
三史很早就形成優異的註釋和史論傳統,後代學者從中考察歷史也多有所得。課程將提供具體素材和例證,藉以認識並利用其成果。
在考古遺跡、出土文獻源源湧現的今日,如何善用新舊文獻是一大挑戰,課程中也將對照新資料、參考新知,重新解讀古代史學經典,也一窺其知識的傳播影響。
三史中的人文歷史內涵,為各時期的思想文化提供了大量養分。唐宋時代著作所參考引用的歷史典故便以三史內容為大宗,而且論述往往水乳交融;蒙學、通俗知識更多所取材。課程的部分專題特別延伸聯繫後代的史書、史論和詩文,藉以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歷史世界做有縱深的觀察,獲得親切的體驗。
總之,在閱讀古代歷史名著的同時,學習傳統與現代的史學和人文研究的方法和觀念,是這門課程的最大特色。 

課程目標
1.以歷史學的文獻研究為基礎,透過選讀三史,提供歷史研究、尤其是學術思想史研究的基礎訓練。
2.運用工具書、資料庫,對照新出史料和現代研究,重新考察歷史的閱讀、詮釋和重寫的傳統,進而反思現今歷史知識和著作的特性。
3.認識三史的體裁特性,探索史學知識與社會、文化背景的動態關係進行。
4.體驗歷史寫作。 
課程要求
1.課前研讀指定讀物,每週閱讀份量以古籍文獻10頁內,或研究文獻30頁內為原則。課堂解讀文獻隨時請同學參與討論。
2.完成作業:經由作業設計,提供古文獻閱讀、註釋、翻譯改寫,以及研究(含二手研究)、寫作等史學基礎訓練。請按時完成。
史書註釋作業、史學史書目資料查詢,各一篇(10/5前繳交) 3.論文摘要五篇:課程共五單元,每單元應有相關論文一篇。(11/9前繳交) 4.導讀:史學典籍一篇、或史學史研究專書一種(或專書內至少三章),做個人導讀(含分析)。配合讀書小組討論。(12/7前上傳連結,1/14前同儕互評)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4-8小時 
Office Hours
每週一 12:10~14:00
每週一 08:30~09:00 備註: 1.週一8:10~9:00、12:10~13:00,在綜合301(上課教室)。13: 10~14:00,在綜合201。 2.週二、週五為彈性晤談時間,可與教師約定,以視訊形式優先。 
指定閱讀
甲、課程用書(提供電子版,建議自備紙本)
1.〔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3初版/翻印本/上海古籍標點本(楊海崢整理),2015
2.韓兆琦編著,《史記箋證》,南昌:江西人民,2004 群體著作,註釋中包含現代學術知識,但各篇見解頗有出入
3.〔唐〕顏師古注,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長沙刊本,影印本多種。本課程使用上海古籍標點本。
4.〔南朝宋〕范曄、〔晉〕司馬彪撰,〔唐〕李賢、〔梁〕劉昭注,王先謙等集解,《後漢書集解》,1915年長沙刊本,影印本多種。按,范書闕志,宋人以司馬彪撰、劉昭注之《續漢書志》合刊。

乙、翻譯(依個人需求參考使用)
1.吳樹平等,《全注全譯史記》,天津古籍,1995
2.韓兆琦編著,《新譯史記》,臺北:三民,2008
3.吳榮曾、劉華祝等注譯,《新譯漢書》,臺北:三民,2013
4.魏連科等注譯,《新譯後漢書》,臺北:三民,2013

附:通行點校本三種介紹(提供1電子檔)
1.近四十年來,正史最通行的版本是中華書局(北京)出版的「點校本二十四史」,源自毛澤東在1956年推動的國家計畫。1965年四史出版。1967年(文革期間)接續進行,至1978年告成。(資訊參考維基百科「點校本二十四史」詞條)。
二十四史一名定於清高宗,中華書局點校二十四史也是仿效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的內容和作法。內容上,四史包括唐前古注,《五代史記》原書有徐無黨注(說明書法體例),其他無注,又做校勘記(殿本稱「考證」),都承襲前規。其後出轉精之處,在參考清代、民初學者的校勘成果,及張元濟所輯「百衲本二十四史」(屬較早期善本,多為殿本未參考者)等重要版本,用繁體字和新式標點排版(將正文分段,雙行夾注改為段後條列)。因為校勘較精審,版面清朗易讀,遂通行海內外(台灣曾有多種翻印)。
不過,各書校勘方式差異很大。在前四史中,《史記(含三家注)》(1959年9月)沒做校勘記;《三國志(含裴松之注)》(1959年12月)主要參考盧弼《三國志集解》,校勘記僅簡記校改出處,多未說明理由。《漢書(含顏師古注)》(1962年)和《後漢書(含李賢、劉昭注)》(1965年)大致依據王先謙《漢書補注》與《後漢書集解》,校勘記在校改處多說明理由,兼記其他重要異文,才比較合理。
點校本基本上統一了文字和標點,各種今注、今譯與簡體字本大都沿用。在電子化時代,文字統一特別方便檢索,電子資料庫如「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漢川草廬」等也採用,並將註釋改為隨文小字(「漢籍」將校勘記也納入),更方便參考。
但點校本沒有呈現歷代研究、考訂的成績,是一大侷限。因此,我們課程採用的主要讀本,是學界公認較精良的註釋集解本,僅將點校本及「漢籍電子資料庫」用作參考。

2.對點校本未盡完善之處,學者有許多批評。中華書局在2006年展開「(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目前出版修訂本12種,前四史僅《史記》出版(2013年)。新本校勘記完整細緻,內容顯著改善。學界引述已經開始採用修訂本。但一般注譯本和電子資料庫還未及更新。

3.從1995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推動編撰「今注本二十四史」,由「中華文化促進會」廣邀學者執行。2021年9月,包括前四史的18部宣布出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各史皆係多人合作,依慣例保留舊注,並撰寫現代註釋,銜接學術新知,提供了較好的讀本;特別是為本來無注的多部正史做今注,有劃時代的意義。各篇見解未充分統一,品質略有不齊。其點校與中華書局新、舊點校本頗有出入,可以互相參照。因價格極高,發行量少,尚未通行。台灣目前僅「蔣經國總統圖書館」(位於大直「經國七海文化園區」)有完整收藏並公開陳列,可在館內閱覽。
 
參考書目
甲、史學史
1. 柳詒徵,《國史要義》,上海:中華書局,1948/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57/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7
2. 錢穆,《中國史學名著》,臺北:三民,1984/蘭臺,2001修訂版
3.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一冊)》,臺北:自印,三民經銷,1997
4. 喬治忠,《中國史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
5. 胡寶國,《漢唐間史學的發展(修訂本)》,北京大學,2014
6. 謝保成主編,《增訂中國史學史:先秦至唐前期》,北京:商務,2016
7. 楊翼驤編著,喬治忠、朱洪斌訂補,《增訂中國史學史資料編年:先秦至隋唐五代卷》,北京:商務,2013
8. 逯耀東,《魏晉史學及其他》,臺北:東大,2019三版
9. 雷家驥,《中國古代史學觀念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8
10. 〔義〕莫米利亞諾(Arnaldo Momigliano)著,馮潔音譯,《現代史學的古典基礎》,上海:華東師範,2009
11. 呂世浩,《從《史記》到《漢書》:轉折過程與歷史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9
12. 邢義田,〈漢代簡牘的體積、重量和使用——以中研院史語所藏居延漢簡為例〉,《古今論衡》17期(2007.12),頁65-101。後收入作者著,《地不愛寶︰漢代的簡牘》,北京;中華,2011
13. 徐建委,. 戰國秦漢間的“公共素材”與周秦漢文學史敘事[J].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14. 徐建委,〈《史記》春秋歷史的寫作實踐與文本結構〉,《文學遺產》,2020年1期
15. 徐建委,〈牘與章:早期短章文本形成的物質背景〉,《文獻》2022年1期,2022.1,頁123-138
16. 余欣,〈史學習染:從《漢書》寫本看典籍傳承〉,《中古異相:寫本時代的學術、信仰與社會》,上海古籍,2011,頁29-73
17. 徐建委,〈因書立傳:《史記》先秦諸子列傳的立意與取材〉,《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1年1期
18. 朱露川,《中國古代史書敘事的風格──從班荀二體到范袁二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初版社人文分社,2022
19. 趙洋,〈中古時期孝子形象的歷史書寫與傳播———從正史到敦煌寫本〉,《中國典籍與文化》,2021年4期
20. 張宗品,〈近百年來《史記》寫本研究述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3期,2014年5月
21. 張宗品,〈從古寫本看漢唐時期《史記》在西域的流播——中古時期典籍閱讀現象之一側面〉,《古典文獻研究》17輯上卷,2014年
22. 易平,易寧,〈六朝后期《史記》版本的一次重大變化——六朝寫本《史記》“散注入篇”考〉,《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37卷5期,2006年9月
23. 肖瑜,〈百年來敦煌吐魯番出土《三國志》古寫本研究編年〉,《藝術百家》,2010年3期
24. 劉仁,〈《古寫本〈史記〉殘卷》異文再探——兼及北宋《史》《漢》校刻〉,《歷史文獻研究》48輯,2022年1月

乙、史記學
25. 司馬遷著,(南北朝)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北京:中華,1959第一版最通行,但缺校勘記。修訂本(2014起多次修訂校勘)遠為精審,且有校勘記。
26. 吳樹平等,《全注全譯史記》,天津古籍,1995 譯註精審
27. 韓兆琦編著,《新譯史記》,臺北:三民,2008。
28. 梁玉繩,《史記志疑》,北京:中華等 清代考據學者治《史記》之名著。
29. 施之勉,《史記會注考證訂補》,臺北:華岡(中國文化大學),1976。匯集歷代名家見 解,考證、校勘、訓詁、詞章、義理兼具,以補充瀧川《考證》,頗有參考價值。
30. Burton Watson,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1
31. William H. Nienhauser, (倪豪士)編譯, The Grand Scribe's Records ,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4- 譯註精審
32. 〔明〕凌稚隆輯,〔明〕李光縉增補,〔日〕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地球出版社影印日本明治十六年刊本) 評點史書之風源於南宋,而大盛於明代與清初。凌書備錄三家注,輯宋元明諸家之論,使評史納入既有的讀史傳統,兼有評文、考史、斷義與校勘,具劃時代的影響。李輯補收晚明評點,有井補入清初文人與日人之說。但此下集評諸書多偏重文章,間及人事評論,與考證關係較疏遠
33.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北京師範大學,1986/臺北:博遠, 1990(一名《史記集評》,北京:商務,2015) 選擇豐富,頗嫌冗複。
34. 周振甫編,《史記集評》,重慶大學,2010 與前書類似而較簡約
35. 吳汝綸,《史記集評》,附錄〈各家史記評語〉 全書評點,不附註解。「附錄」中匯集 歸有光、方苞所影響之清代古文家見解,特可參考
36. 〔日〕水澤利忠,《史記會注考證校補》,東京: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刊行會,昭和32- 33[1957-1958] 僅提供最詳細的《史記》版本校勘資訊,純供校勘查核
37. 張玉春,《《史記》日本古注疏證》,濟南:齊魯書社,2016
38.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3。 《史記》校勘名著,所用版本不多,裁斷釋義多精義
39. 羅倬漢,《史記十二諸侯表考證》,上海:商務,1943 證明《史記》多據《左傳》, 且當時《左傳》的體裁、內容與今本大體略同
40. 朱東潤,《史記考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第一版),1996
41. 于大成、陳新雄編,《史記論文集》,臺北:木鐸,1978、1976
42. 張高評編,《史記研究粹編(一、二)》,高雄:復文,1992
43. 李紀祥編,《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臺北:唐山,2012
44. 柯馬丁、李紀祥編,《史記學與世界漢學論集續編》,臺北:唐山,2016
45. 徐朔方,《史漢論稿》,南京:江蘇古籍,1984(超星電子書)
46. 逯耀東,《抑鬱與超越:司馬遷與漢武帝時代》,臺北:東大,2007
47. 阮芝生,《史記的讀法》,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2022
48. 張大可,《史記研究》,北京:商務,2011
49. 呂世浩,《呂世浩細說史記:入門篇》,臺北:時報出版,2017
50. 呂世浩,《秦始皇》、《帝國崛起》、《敵我之間》、《霸王之夢》:一場歷史的思辨之 旅,臺北:平安文化,2014-17
51. 薛仁明,《進可成事,退不受困:薛仁明讀史記》、《天人之際:薛仁明讀史記2》, 臺北:九歌,2014、2016
52. 張大可、俞樟華、梁建邦編,《史記論著提要與論文索引》,北京:商務,2015(早期 版本:陝西省 司馬遷研究會、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編,《司馬遷與《史記》研究論著專題索 引》,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
53. 〔清〕王又樸,《史記七篇讀法》(一名《詩禮堂全集史記讀法》),師法方苞文章義法之學,參考金聖歎評抒解說方法,解說七篇作為示例。七篇為:項羽本紀(最詳)、外戚世家、蕭相國世家、曹相國世家、淮陰侯列傳、李將軍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刊本多種,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有影本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res=112570
54. 〔清〕苧田氏(或誤作姚祖恩),《史記菁華錄》。便於自修的導讀。版本頗多。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有影本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res=85691
55. 吳樹平主持校注,《今注本二十四史.史記》,中國社會科學,2021

丙、漢書
56.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2初版
57. 施之勉,《漢書集釋》,臺北:自印本,三民書局經銷,2003(兼含義理考據,但列傳未 編完)
58. 施之勉,《漢書補注辨證》,香港新亞研究所,1961
59. 吳榮曾、劉華祝,《新譯漢書》,臺北:三民,2013
60. 楊樹達,《漢書窺管》,上海古籍,2007/2013
61. 吳恂,《漢書注商》,上海古籍,1983
62. 〔清〕梁玉繩等撰,《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2
63. 陳直,《史記新證》、《漢書新證》,天津人民,1979二版/北京:中華,2006
64. 〔清〕梁玉繩等撰,《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2
65. 〔漢〕 荀悅,《漢紀》,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張烈點校《兩漢紀》),2002初版(後續各版稍加修訂)
66. 〔宋〕王益之,《西漢年紀》,臺北:鼎文,臺灣商務,藝文/鄭州:中州古籍。最詳盡 的西漢編年史,史料、考訂多值參考
67. 〔明〕凌稚隆輯評,《漢書評林》,明萬曆吳興凌氏刊本。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有影本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res=87337。此書資料少於史記評林,反映明代文史鑑賞的偏好,略可參考。
68. 〔明〕許相卿,《史漢方駕》。宋代以來多合抄史記、漢書以便比較,此編最通行。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有影本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res=95062
69. 孫曉主持校注,《今注本二十四史.漢書》,中國社會科學,2021。新校,白話註釋吸納學術研究新知而頗為嚴謹,值得參考。群體著作。

丁、後漢書
70.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65初版
71. 施之勉,《後漢書集解補》,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72. 〔漢〕劉珍等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修訂本
73. 〔漢〕謝承等撰,周天游輯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古籍,1986; 2020修訂本
74. 〔晉〕袁宏,《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張烈點校《兩漢紀》),2002初版(後續各版稍加修訂)
75. 周天游校注,《後漢紀校注》,天津古籍,1987(超星)
76. 李興和,《袁宏《後漢紀》集校》,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超星) 含原書正文與校勘記,無注。簡體排印
77. 宋文民,《後漢書考釋》,上海古籍,1995
78. 卜憲群、周天游主持校注,《今注本二十四史.後漢書》,中國社會科學,2021
79. 楊耀坤、揭克倫主持校注,《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國志》,中國社會科學,2020
80. 盧弼集解,錢劍夫整理,《三國志集解》,上海古籍,2009點校本
81. 趙幼文等校注,《三國志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1
82. 曹金華,《後漢書稽疑》,北京:中華,2014

戊、春秋戰國秦漢史史料文獻
83.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2016
84. 〔日〕竹添光鴻,《左氏會箋》
85.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
86. 劉尚慈譯注,《春秋公羊傳譯注》,北京:中華,2011
87. 〔清〕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國語集解》,北京:中華,2002
88. 來可泓,《國語直解》,上海:復旦大學:2000
89. 王貴民、楊志清,《春秋會要》, 北京:中華,2009 《春秋會要》初由〔清〕姚彥渠所編,僅以禮制為主,此本大幅擴充條目,增補內容
90. 童書業,《春秋史料集》,北京:中華,2008
91. 范祥雍箋證,《戰國策箋證》,上海古籍,2006
92. 〔清〕陳厚耀,《春秋戰國異辭》,四庫全書本
93. 〔清〕黃式三,《周季編略》,南京:鳳凰,2008
94.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1986/北京:九州,2011
95.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臺北:臺灣商務,2002
96. 楊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1997增訂版
97. 方詩銘、王修齡輯證,《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修訂本)》,上海古籍,2005
98. 〔宋〕 司馬光撰,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四部叢刊本
99. 〔宋〕 呂祖謙,《大事記(含解題、通釋)》 ,四庫全書本。編至漢武帝為止,可與史記、漢書參照。呂氏能會通舊史而多具特識,此書極有啟發性
100. 〔元〕 朱禮,《漢唐事箋》 ,四庫全書本、李銕橋道光刊本
101.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
102.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1998
103.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至九冊),上海古籍, 2001-
104.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讀本(一至九冊),臺北:萬卷樓/北京:北京大學, 2009-2017
105. 陳偉等著,《楚地出土戰國簡牘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2009
106.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1980
107. 〔漢〕韓嬰撰,屈守元箋疏,《韓詩外傳箋疏》,成都:巴蜀書社,1996
108.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1987
109. 〔漢〕劉向撰,左松超集證,《說苑集證》,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110. 〔漢〕劉向撰,石光瑛校釋,《新序校釋》,北京:中華,2009
111.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增定本)》,北京:文物,1991/上海人民,2007
112.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甲帙》,上海古籍,2007增訂本
113. 呂思勉,《秦漢史》
114. 〔漢〕桓寬,《鹽鐵論》
115. 〔漢〕王沖,《論衡》
116. 〔漢〕王符,《潛夫論》
117. 〔宋〕蘇轍,《古史》
118. 〔宋〕徐天麟,《西漢會要》
119. 〔宋〕徐天麟,《東漢會要》
120. 〔宋〕李方子,《補漢兵志》
121. 〔元〕朱禮,《漢唐事箋》
122. 〔漢〕王隆、胡廣、應劭等撰,〔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123. 〔漢〕謝承等撰,周天游校注,《八家後漢書輯注》,上海古籍,1986初版/2020修訂本
124. 劉咸炘,《四史知意》(收於《推十書》),成都,1924/臺北:鼎文書局1976影印。標點本見《劉咸炘學術論集:史學編》,廣西師範大學,2007 劉氏治史淵源家學,以史論文而非以文論史,在評點家中自樹一格。對清代學者見解抉擇甚精
125. 開明書店編輯所,《二十五史補編》,上海:開明書店,1936(翻印本多種) 合輯歷代補正史表志諸作,校對精審,便於參考。但專以條列式排印,喪失原書形式,對表體尤其不利。引用其中文獻,建議參考古刊本或新近點校本
126. 〔清〕梁玉繩等撰,吳樹平等點校,《史記漢書諸表訂補十種》(二十四史硏究資料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2 據《二十五史補編》重校出版
127. 〔南宋〕熊方等撰,劉祜仁(魏連科筆名)點校,《後漢書三國志補表三十種》(二十四史硏究資料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4 據《二十五史補編》重校出版

己、地圖
128. 中研院「殷周青銅器地理資訊系統」http://www.ihp.sinica.edu.tw/~bronze/,含商代至戰國歷史地圖,據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底圖為衛星地圖,特別精審,便於研究和繪圖使用,並可檢索出土青銅器時空關係。
129.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臺北:曉園,第1册: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第2册:秦.西漢.東漢時期
130.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網站https://www.osgeo.cn/map/m0334,將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的資料結合GIS,除了便於精確的核對地點外,更便利繪製GIS歷史地圖

131. 黃鳴,《春秋列國地理圖志》,北京:文物,2017
132. 許盤清,《史記地圖集》(第二版),北京:地震,2017
133. 許盤清,《漢書地圖集》(第二版),北京:地震,2016
134. 錢穆,《史記地名考》,香港:龍門,1968
135. 王恢,《史記本紀地理圖考》,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90
136. 王恢,《漢書地理志圖考通檢》,臺北:文海,1975
137. 后曉榮,《戰國政區地理》,北京:文物,2013
138.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北京:文物,2009

庚、古籍資料庫(以在台大方便使用者為原則)
139. 「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由台大伺服器連結),校勘詳審、內容可靠的傳統典籍資料庫
140. 「基本古籍資料庫」(台大總圖連結)。蒐羅豐富的傳統典籍資料庫,便於研究使用,無標點。
141. 「四庫全書」電子資料庫(台大總圖連結)
142. 「四部叢刊」電子資料庫(台大總圖連結)
143. 「漢川草盧」,四史及若干四部要籍的電子文獻,校對較精審,標點齊備,每篇為一個網頁,故便於閱讀和下載。無檢索功能
144.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經學、子學典籍數量豐富。多提供原版掃描。部分電子版出於自動化,校對經粗不齊。雖可檢索,使用時務必核對原書或可靠的電子資料文本

145. 國家圖書館「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古代典籍版本數量豐富。「古籍影像檢索」提供線上閱覽歷代重要版本,版本資訊詳明,便於研究
146. 中研院史語所「善本古籍資料庫」 藏書多且精,多珍稀稿本,部分可線上閱覽
147. 美國國會圖書館漢籍珍本數位資源https://www.loc.gov/collections/chinese-rare-books/ 以下列舉幾種重要的海外圖書館和資料庫,均提供(部分)線上閱覽
148. 哈佛大學圖書館漢籍珍本資料庫https://curiosity.lib.harvard.edu/chinese-rare-books
149. 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數據庫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kanseki/
150. 京都大學「東方學數位圖書館」http://kanji.zinbun.kyoto-u.ac.jp/db-machine/toho/html/top.html
151. (中國大陸)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http://read.nlc.cn/thematDataSearch/toGujiIndex

152. Internet Archive https://archive.org/ 各種文字古籍版本下載,清代以來版本即豐富,含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等
153. 「國學大師」http://www.guoxuedashi.net/ 有多種版本的古籍文獻電子書,善本書的圖書館收藏資訊,及字辭典工具書線上版
154. 「書格」https://www.shuge.org/ 品質精美的善本書數位圖書館,可下載

辛、研究文獻資料庫
155. 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系統
156. 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開放者可下載。
157. 中國知網(CNKI),含中國大陸期刊論文(大多可下載)、優秀碩士論文、博士論文
158. 漢學研究中心「專題資料庫」https://ccs.ncl.edu.tw/ExpertDB.aspx,包括「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資料庫 1912-2009」(含台灣、大陸。涵蓋兩漢 史學研究論著)、「經學研究論著目錄資料庫 1912~2002」(同上)、「外文期刊漢學論著目次資料庫」等多種
159. 華藝電子圖書館,由台大帳號可下載
160. 臺大歷史學報https://homepage.ntu.edu.tw/~history/c_pub_journal.htm,提供全文下載
161. 台大圖書館「數位學習網」http://elearning.lib.ntu.edu.tw/
162. 國家圖書館期刊文獻資訊網https://tpl.ncl.edu.tw/NclService/
163. 「故事」網https://storystudio.tw/
164. 「中國文物報」http://www.wenbozaixian.com/

壬、一般工具書
165. 中研院「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https://www.ihp.sinica.edu.tw/~bronze/index.php。可檢索器名、器型、銘文及觀看器型圖和拓本。並可連結下列相關資料庫:
166. 「青銅器愛玩網」,以器物圖像為基礎的普及知識網站
167. 「先秦甲骨金文簡牘詞彙庫」,包含詞彙檢索與全文檢索
168. 「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包含全部金文檢索,及器物、拓本圖片和收藏、書目資訊
169. 「金文關係文獻資料庫」,前二種輔助索引,使用者可以藉由器物、文字、詞彙等關鍵字進行檢索
170. 「先秦銅器紋飾資料庫」
171. 漢珍資訊「甲骨文全文影像資料庫」 http://ttssearch.lib.ncku.edu.tw/ttscgi/ttsweb1.exe?@@453434
172. 武漢大學「簡帛網」http://www.bsm.org.cn/
173. 香港中文大學「郭店楚簡資料庫」http://bamboo.lib.cuhk.edu.hk/
174. 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北京:中華,2014
175.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古籍,2009
176. 陳佩芬等,《中國青銅器》,臺北:南天/上海:古籍

177. 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故訓匯纂》,北京:商務,2003 歷代訓詁資料彙編
178. 《漢語大辭典》,有紙本及網路版
179.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1996
180.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補》,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82
181. 容庚編著,張振林、馬國權摩補,《金文編》,北京:中華,1985 以下兩書為金文字形彙編
182. 董蓮池編著,《新金文編》,北京:作家,2011
183. 「小學堂」,絕佳的古文字資料庫,具字形、聲韻檢索工具,對專家和一般使用者都方便、可靠

癸、年代學
184.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聯經,1995/東大,2008 對先秦諸子時代、事蹟的考訂,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185. 楊寬《戰國史》後附錄戰國大事年表,楊寬《戰國史料編年輯證》提供較新的政治史編年。
186. 陳夢家,《西周年代考‧六國紀年》,北京:中華,2007 錢、楊之外重要的先秦史事編年著作。
187. 平勢隆郎,《中國古代紀年の研究 : 天文と曆の檢討から》(東京:汲古書院,1996),提出自己的曆法紀年理論另做整理。
188.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書,2000

189. 張培瑜,《中國先秦史曆表》,濟南:齊魯書社,1987
190. 張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鄭州:大象,1997
191. 張培瑜,《中國古代曆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2007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No.
項目
百分比
說明
1. 
作業 
50% 
「1敘事研究和改寫」,「2註釋翻譯研究與習作」,「3序贊研究與習作」,「4史論研究」、「5地圖年表」,共五種。 主修、輔修歷史系的同學需完成全部五種,其他修課生完成四種。 前3種必交,需在第8週前完成。其餘在第15週前完成。 
2. 
導讀 
25% 
第12週(含)前完成。選讀部分內容,不拘人物、歷史事件、序贊或特定篇章,錄製15-20分鐘的導讀,並提供內容大綱或研究綱要。 
3. 
期終考或研究報告 
25% 
大學部二者擇一,研究生限交研究報告。 期終考以一週時間完成作答,主要內容是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反思。期終考當天繳交。 寫研究報告需要得到教師同意。報告形式不拘,如專題研究、文獻回顧、專書或論文評介、史料注譯解析、地圖製作、史書改寫、歷史小說等皆可。 必須在學期第七週(含)前提出初步構想,開始與教師討論;至少每二週需與教師晤談一次(可利用課前、課後時間或晤談時間。可視訊進行),直到完成寫作。研究報告在第18週(含)前繳交;無法完成者可在第15週前改選期終考。 
 
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
 
上課形式
以錄影輔助, 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
作業繳交方式
延長作業繳交期限, 書面報告取代口頭報告,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
考試形式
書面(口頭)報告取代考試, 考試取代書面(口頭)報告
其他
由師生雙方議定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09/04  中國史學和史書・三史概說.課程介紹 
第2週
09/11  古代書寫媒材和書籍形式・史部目錄學舉例.版本介紹(附:影音「自敘導讀」) 
第3週
09/18  古史疑信:伯夷列傳、五帝本紀、殷本紀、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選讀 
第4週
09/25  秦史研究:秦本紀、秦始皇本紀、蒙恬列傳 
第5週
10/02  開國帝王傳記:項羽、劉邦、劉秀、曹操 
第6週
10/09  (9/23提前補課)人物小傳:三史比較研究 
第7週
10/16  秦末、新朝、漢末起事群雄記事研究 
第8週
10/23  「女性書寫」與歷史:外戚世家、列女傳、後漢書皇后紀(附東觀漢記) 
第9週
10/30  漢文帝:史漢異同 
第10週
11/6  漢武帝:史、漢、通鑑異同和歷代史論 
第11週
11/13  鹽鐵論、桑弘羊與漢武帝的歷史 
第12週
11/20  同代群傳研究:酷吏、循吏、黨錮、宦者(附序贊研究) 
第13週
11/27  武將與戰史:趙奢李牧、淮陰侯列傳、李將軍列傳、衛將軍驃騎列傳、趙充國、耿弇、班超列傳選讀 
第14週
12/4  書志與表:通論和選讀 
第15週
12/11  多層次、多視角的古史建構 
第16週
12/18  期終討論:古代史書的特殊性
期終考